哪些大肠疾病有大便出血的症状
很多患者以为便血就是由痔疮引起。事实并非如此,先进医师指出便血是人体消化道出血的表现之一,忽视便血的直接后果将使许多疾病失去更佳治疗时机。便血背后的真相是什么?对待便血疾病,你难道真的无能为力了吗?
哪些大肠疾病有大便出血的症状
(1)慢性溃疡性结肠炎:是发生在结肠粘膜层的原因不明的炎症性疾病。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长时间的反复腹泻、腹胀、腹痛、里急后重和血性粘液便。
(2)阿米巴痢疾:以便血为主要症状,大便为粘液脓血便,呈果酱样,有腐败腥臭味,伴腹痛、腹泻,里急后重较轻,双下腹常有压痛。结肠溃疡侵及粘膜下血管可引起肠出血,有的可反复出血。即刻拨打电话[400-0601101]免费预约博导肛肠医师医师
(3)放射性直肠炎:多见于盆腔癌肿,如宫颈和膀胱恶性肿瘤行放射治疗后,临床有里急后重、大便疼痛、粘液血便及便次增多等,晚期(放疗后数月至2年)可有溃疡出血、出血量较大,呈鲜红色。
(4)结肠血管性疾病:如结肠血管瘤,有长期少量便血而贫血为多见,也可发生急性大出血,有的瘤体大并发肠梗阻。结肠动静脉畸形,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多见,好发于盲肠、升结肠,出血前常无自觉症状。
(5)肠套叠:儿童多见,临床有阵发性哭闹、呕吐及右腹部可触及肿块。常在2~3小时后有暗红色血便排出,与较多粘液之混合物,称果酱状大便。部分患儿可无便血,但直肠指诊的手套上染有血迹。常伴有肠梗阻的表现。
(6)大肠息肉或息肉病:肠道息肉多发生于直肠、乙状结肠等区域,多为单个,也可多发。临床主要表现是便后带血、间歇发作、色鲜红、出血量不多,血不与粪便相混,息肉表面感染糜烂,大便表面有粘液。》》》便血,於血堵住一个肿块肿出了!疼痛!咨询医师一下
结肠息肉病多见于青年人,临床有腹泻、下腹痛、粪便带鲜血、粘液及脓血等症状,反复出血可伴有贫血和消瘦。肠镜见肠壁上有分布不均的肿物生长,呈粉红色或红色、有蒂。息肉表面可糜烂及溃疡,少数可癌变。
DR电子肛肠成像系统——肛肠疾病检查“先进准”
在肛肠疾病的检查上,无锡肛泰肛肠医院使用先进的肛门镜,通过更新的医用视频成像技术,深入病灶进行高分辨率图像采集,让医患双方清晰、准确、直观地了解病情。
保证患者在轻松、舒适、微痛的环境中完成的肛周检查,对异常便血、痔疮、肠炎、顽固性便秘、慢性肠炎、等肛周疾病的确诊率高达99%以上。